渝北:洛碛镇传统村落微治理 和美乡村焕新颜
--









一座座乡村小屋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水泥村道干净整洁……走进渝北区洛碛镇农户家中,屋前屋后收拾得干净整齐,农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更有鸟语花香……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小切口”激发“大文明”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地区共同的文化记忆,大天池村以深入挖掘近四百年的移民历史、农耕文明、忠孝文化为切口,通过走访村贤长者、查询族谱志记,深挖地名来源、村落衍变等,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通过村史村事的征集和呈现,激发村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物质遗产和精神文化的活态传承。
“留住村史就留住了村子的根,我们将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勾勒村落自然‘面貌’、描绘村落历史‘足迹’、展现村落独特‘神韵’,让村民们多一份自信,更多一份自觉,共同参与到美好家园的缔造、维护中来,以好的家风、淳的民风培育文明新风。”大天池村党总支书记左其政说道。
“小积分”带来“大变化”
“卷筒纸可以兑25分,洗衣粉兑20分,洗洁精兑10分,肥皂兑8分,味精兑2分....,你家有32分了,你想兑点啥?”杨建庆笑着回应:“兑包洗衣粉,家里正好快用完了。”话音未落,村民蒋廷秀也走了进来:“我家有25分,儿子快回来了,想兑一个笔记薄给他用。”这样热闹的场景,如今在杨家槽村落的积分兑换点已是常态,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实用物品,村民们正在用累积的家庭积分兑换自己心仪的物品。
“积分评定这项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家还评为了‘绿色家庭’,这可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杨义昌拿着兑换的物品,喜笑颜开。大天池村同时随着发展新情况新变化,适时调整积分内容和评价标准,实现动态管理,发挥积分激励作用,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小院落”撬动“大效能”
春耕生产劳作、院落环境整治……在杨家槽古村落举行的院坝会上,这些议题成为“院落长”与村民们关注的重点,大事小事逐一落实。这得益于大天池村探索出的一套“院落自治”模式,利用茶余饭后、乘凉闲暇,大家畅所欲言,有事好商量,邻里更和谐。
“老杨,你家土地边界的事,咱坐下来好好说。”院落长杨礼忠正耐心化解邻里矛盾。大天池村依托“熟人社会”优势,将村内有威望的老人和党员推选为院落长,他们熟悉村情,能够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今年以来,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6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过去,村民间只要有矛盾,就闹到村委会。如今,矛盾不出院落就能解决。”村民樊贤碧说,遇事就找“院落长”,已成为村民们的习惯。洛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积极推广“小院家”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治理。
文化为魂,山水为韵,治理为要。未来,洛碛镇在持续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中,将守住这份独特乡愁,让传统村落在传承与发展的浪潮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网 张锦坤、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