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传承践行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 已打造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8月29日,记者从合川区举办的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诞生100周年座谈会上获悉,近年来,合川因地制宜把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融入乡村建设当中,目前已打造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1个市级及以上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卢作孚是民国时期提出乡村现代化口号的第一人。”原合川区史志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术介绍,1929年,卢作孚发表《乡村建设》一文,第一次提出乡村建设概念,指出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家庭、政治、经济、交往、娱乐等方面的行为,而乡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建设、交通建设、治安建设、卫生建设、自治建设等。
“近年来,合川把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有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合川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借鉴卢作孚“把文化底蕴变为发展资源”的思想,自2012年以来,合川先后组织开展了4批传统村落申报,目前已成功申报1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市级传统村落,并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和历史积淀,系统梳理保护内容,已完成涞滩镇二佛村综合整治、渭沱镇白坪村码头老街保护修缮。
在保护的同时,合川还发展了旅游业,例如,涞滩镇二佛村作为全区唯一一个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全国最大禅宗道场之一的二佛寺,基于此,涞滩镇整合特色小城镇、传统村落、美丽宜居村庄等补助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禅意步道新建、景观小品打造、风貌保护、古镇绿化、古民居修缮、设施完善等30余个项目,同时利用闲置民居打造江畔莲语民宿,带动周边村民参与民宿经营,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样板。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合川还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例如铜溪镇“涪畔农家”项目和渭沱镇七星村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就发动了群众以投劳、投物、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折合出资约140万元,完成农房改造、宅间道路与田园步道整治、庭院整治、公共环境优化等5万余平方米,为推动涪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合川已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取得诸多成效:在“宜居”上,近三年累计改造无害化厕所5200余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补齐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宜业”上,聚力发展火锅食材等特色产业,带动上下游就近就业5万余人,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845:1;在“和美”上,建设了300个“合美小院”,巴渝和美乡村覆盖率近60%,累计打造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1个市级及以上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挖掘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新时代内涵,加速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合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发展上,将以打造500亿级火锅食材全产业链为牵引,做优合川德康猪、合川渔、合川枇杷“三大品牌”,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十镇引领、百村同步、千院共建,积极探索“AI积分”等乡村智治新模式,打造一批“十皆”和美院落,以点带面提质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加大高素质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和各类人才下乡兴业,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传勇 实习生 王子蒿)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