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丰都:一位村医的27年坚守

--

日期: 2025-09-1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先旺 通讯员 李达元)在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大楼脚村,村医张继勇一次次叩响村民的家门,把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从青春年少背着药箱穿梭乡间,到中年脸庞刻满风霜仍步履不停,他用27年的坚守,成为村民心中温暖而坚实的健康“守门人”。

“从事村医以来,乡亲们把健康托付给我,这份信任比什么都重。我多跑腿,他们就能少受苦。”张继勇说。

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张医生,我家娃儿烧得厉害,麻烦你快点看看。”“张医生,我父亲哮喘病又犯了。”“张医生,我妻子心绞痛,脸上都是冷汗,好恼火哦。”……深夜里,急促的敲门声是张继勇最熟悉的“闹钟”。每一次,他都急忙起身,背起出诊箱,踏着泥泞小路赶往村民家。27年来,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的深夜出诊。

大楼脚村大多是留守老人,不少人行动不便。“让乡亲们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治疗”是张继勇当初的承诺。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有求必应,从不延误。

每天清晨,卫生室的大门总比别人家更早打开。老人来测血压,他立马放下碗筷搀扶;雨天降温,送行动不便的患者回家成了“必修课”;一路上他还不忘叮嘱用药注意事项。村民们常说:“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

档案袋里的“健康密码”

“隆大爷,今天的血压比上次稳多了,饮食还是要清淡些。”晌午时分,烈日当空,张继勇挎着出诊箱走在田埂上。箱子里装着血压计、血糖仪,还有厚厚的“健康档案”,这是他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的“健康台账”。

村里有145名慢性病患者,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为防止漏服药、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反复,他为每人建立档案,记录病史、用药情况和监测数据,并坚持每月上门随访。

发现患者忘记服药,他会在药盒上标注“早8点、晚6点”,还打电话叮嘱子女监督;有的患者因病焦虑,他就坐在床头拉家常,用诙谐话语安慰。“慢性病就像地里的草,只要坚持调理,就能控制住它长不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患者能在家完成监测,病情逐步稳定。张继勇感到欣慰:“档案里不仅有数据,更是乡亲们生活的底气。”

巷头巷尾的“健康喇叭”

除了治病,张继勇还是乡亲们的“健康宣传员”。

“流感季节要勤洗手、多通风。”春秋两季,他总会在村里的小卖部旁摆起简易“宣传台”,耐心向村民讲解健康知识。儿童接种期,他挨家挨户通知,生怕哪家孩子漏种;孕期、产后,他上门指导保健与护理;村里搞环境卫生整治,他更是积极宣传:“家里干净了,疾病就少了。”

27年来,他错过了无数次团圆饭,孩子生病时常因照顾村民而未能守在身边。好在妻子理解支持,总对他说:“你心里装着乡亲们,这就是你的事业。”

如今的大楼脚村卫生室,设施更齐全,药品更充足。张继勇依旧保持初心:“我会继续提升医术,把基本医疗做细,慢性病管理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做透,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