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沙坪坝:丰收好物文明“换享” 沙坪坝涪陵携手为市民提供涪陵土特产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9-25
字体:

“我用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得的积分换购,这包咸菜相当于打了8折呢!”9月23日上午,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林泉雅舍居民徐练高兴地说。

在丰收节当天,沙坪坝与涪陵区两地宣传部携手,开展“文明换享家”助农专场活动,让沙坪坝的居民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涪陵的“土货”“鲜货”。

一大早,童家桥街道红岩魂广场的“丰收好物 文明换享”活动现场就热闹起来。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樊新华副教授宣讲了新时代的好家风,杨公桥小学的小小红岩讲解员黄敏分享了《鸡毛信的故事》,居民通过现场参与模拟垃圾分类游戏、专家义诊、爱心理发、养老服务等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获取文明积分。每次参加一项活动,可积20分。这20分,可享受2元钱的折扣。

在文艺舞台外侧,来自涪陵的土特产排了两排:飘香的涪陵榨菜,脆嫩的熊猫笋,细腻的红薯粉,清甜的猕猴桃……这些来自乡间的土特产,吸引沙坪坝的市民选购。

此次助农活动,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与涪陵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活动依托“文明换享家”工作机制,跨区域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通过线下展销、体验互动、直播助农等形式丰富市民餐桌,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获得感,促进城乡资源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用这样的积分买涪陵特产,每单可以抵2块钱。”涪陵区江北街道北坪社区支部书记周莹告诉来咨询的市民。

“购买的市民特别多。”涪陵荔枝街道方坪村党支部书记廖晓勇告诉记者,现场采用“积分+现金”的混合支付方式,最高可享受20%的折扣,大大提升了大家兑换积分和购买特产的积极性。

沙坪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负责人杨茂林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文明换享家”项目机制改革,围绕社区、群众、商户三大主体,拓展社区资源转换模式,让群众的文明行为转化为可衡量、可积累的“文明货币”,激活商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资源盘活、文明共享、合作多赢的良性生态,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吸引居民600余人次参加,兑换积分近2000分,线上线下购买土特产4万余元。(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记者 罗芸)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