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鸡鸣乡小菜园种出治理增收双赢局
--
城口:鸡鸣乡小菜园种出治理增收双赢局
--
“以前屋后堆杂物嫌乱,现在种菜自家吃不完还能卖钱,环境好腰包也鼓了!” 城口县鸡鸣乡搬迁户王大姐望着自家 “共享菜园” 里的时令蔬菜,笑意盈盈。近年来,该乡以 “绣花” 功夫破解环境顽疾,让小菜园撑起基层治理与农户增收的 “双赢” 局。
此前,鸡鸣乡场镇周边零星养猪异味、乱搭乱建等问题突出,成为民生 “痛点”。乡党委迅速响应,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 “五个一” 机制,细化问题清单与整改措施,实行台账式销号管理。通过院坝宣讲、入户动员,引导群众落实 “门前三包” 责任,一场 “清脏、治乱、除味” 攻坚战全面展开:拆除违建 3 处、整治乱搭 21 处,清理各类杂物 50 余吨、溢粪 3.2 吨,规范或引导退出散养养猪点,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如何巩固整治成果?乡党委创新推出 “共享菜园” 模式:村集体牵头流转 5.15 亩闲置地,规划 123 块菜园分配给搬迁群众,配合环境整治即可认领。农委等部门同步提供技术指导,确保 “种得好、有收益”。
如今,昔日卫生死角变身为规整菜园,既从源头杜绝了乱堆乱放,更激活了庭院经济。农户精耕细作之余,富余蔬菜通过合作社、邻里售卖等渠道变现,“方寸之地” 成了 “增收宝地”。这种 “环境整治硬要求 + 产业发展实利益” 的结合,破解了 “整治 — 反弹” 困局,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做透环境治理‘减法’,做好富民产业‘加法’。” 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菜园经济链条,让和美乡村既有 “颜值” 更有 “产值”。如今的鸡鸣乡,正以小菜园为笔,绘就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乡村新图景。(王明姣、张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