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南川:“羊虾共舞”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农文旅融合书写幸福答卷

--

日期: 2025-10-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第1眼TV-华龙网讯(张元丽 通讯员 王荀)初秋的重庆市南川区,层林尽染,一幅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正徐徐展开。在民主镇秀村湖畔,“文福食堂”里羊肉汤锅翻滚着醇香白雾,食客们的笑语与不远处养殖池中“小蓝龙”跃动的水声相映成趣。这一场“本土羊”与“外来虾”的舌尖邂逅,不仅让民主镇的美食风味飘香渝南,更绘就了重庆乡村以农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吸引人才回归、带动群众致富的鲜活图景。

从“外销原料”到“本土品牌”

一只羊带动产业链升级

如何让游客从“打卡式停留”变为“沉浸式体验”?南川民主镇给出的答案,是用创新激活传统产业,让老资源焕发新活力。

作为民主镇白羊村的传统产业,当地山羊年出栏量达3000余头,肉质紧实细嫩,却长期陷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大部分羊肉以原料形式外销,既无品牌溢价,也未带动本地餐饮消费。“过去村民养羊,只盯着‘出栏卖钱’,没人想过把‘羊肉香’留在镇上。”南川区民主镇相关负责人坦言。

转机始于重庆乡村振兴“人才回引”政策的东风,也源于民主镇对农文旅融合机遇的精准把握。围绕“学在民主 成在文福”的发展规划,镇政府启动“引凤还巢”计划,逐一梳理在外创业的本土人才,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重庆中心城区经营羊肉餐饮多年的潘先生身上。“第一次回乡考察,镇干部陪着我走村入户,不仅讲透了扶持政策,还帮我选好了‘文福食堂’的选址。”潘先生口中的“潘羊子” 品牌,如今已成为民主镇的“美食地标”。

从“把羊卖出去”到“把游客引进来”,“潘羊子”的回归不仅填补了民主镇本土餐饮品牌的空白,更打通了“养殖—加工—餐饮”的完整产业链,为重庆乡村用本土品牌激活传统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南川样本。

从“试验养殖”到“特色产业”

一只虾拓宽富民新路径

如果说“潘羊子”是民主镇挖掘本土资源的“代表作”,那么 “小蓝龙”的引进,则是当地探索“小、精、优”特色产业的“创新篇”,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赛道。

在民主镇文福村的生态养殖基地,15亩池塘波光粼粼,工作人员身着防水服,正忙着打捞青蓝色的“小蓝龙”——这是从海南引进的优质小龙虾品种。“选‘小蓝龙’,一是看中它适应力强,二是肉质比普通小龙虾更鲜甜,市场认可度高。”养殖基地负责人孙磊蹲在池边介绍。

为让“小蓝龙”在民主镇顺利“安家落户”,镇政府前期深入调研市场需求,成功从海南育种基地引进了优质虾苗。

“现在每天能卖出80多斤,个头大、肉质紧实,很受欢迎。”孙磊笑着说。今年试养的15亩池塘产量供不应求,周边村民看到效益后,也主动提出希望加入养殖。

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孙磊表示,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全力打造民主镇“小蓝龙”专属品牌,让这片水域孕育出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重庆“一村一品”“一镇一特”政策导向下,民主镇的“小蓝龙”养殖正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从单一养殖迈向产业集群。如今,“小蓝龙”不仅登上南川各大餐馆的菜单,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重庆中心城区,成为继“潘羊子”之后,民主镇又一张“增收密码”。

从“单一美食”到“融合体验”

一张牌激活文旅新内涵

“来民主镇,既要吃‘潘羊子’和‘小蓝龙’,也要走‘985’环道、爬‘211’步道,感受这里的励学文化!”来自重庆渝中区的游客王先生,一边品尝“励学套餐”,一边向同行朋友推荐。在民主镇,“美食”早已不是单一的消费产品,而是串联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的核心“纽带”。

依托当地深厚的励学传统,民主镇巧妙为“潘羊子”与“小蓝龙”赋予文化内涵:“潘羊子”羊肉汤锅寓意“扬名天下”,“小蓝龙”小龙虾象征“独占鳌头”,二者组合成独具特色的“励学套餐”。每到周末,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用餐后沿着标注“750米海拔”的步道登山,让孩子在游玩中感受“勤学奋进”的文化氛围。

“我们的目标,是让游客‘吃在民主、学在民主、乐在民主’。”民主镇镇长韦小华介绍,近年来,当地围绕“励学小镇”定位,整合“潘羊子”餐饮、“小蓝龙”养殖、秀村湖风光等资源,推出“美食研学”“亲子垂钓”“励学登山”等多条旅游线路,让“吃顿饭”升级为“玩一天”的深度体验。

文旅融合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村民。在秀村湖淡水养殖基地工作的张重华,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以前总想着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看着孩子长大,日子比以前舒心多了!”

从“点上突破”到“系统推进”

一条路绘就振兴新画卷

围绕“从点上突破到系统推进”的发展主线,民主镇的乡村振兴路径正愈发清晰。从“潘羊子”的品牌回归,到“小蓝龙”的特色引进,再到“美食+文化”的深度融合,当地逐步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成为重庆推动“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实践。

面向未来,民主镇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扶持“潘羊子”“小蓝龙”等本土品牌向标准化、链条化发展,推动产业从“特色单品”向“全链融合”升级,让民主镇不仅以“励学文化”闻名,更以特色风味“出圈”。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走对适合自己的路。”镇长韦小华表示,民主镇将坚持立足本土资源,持续培育特色品牌,让“羊虾共舞”的故事不断续写新章。

南川的实践表明,乡村的真正“出圈”,离不开文化、体验、生态与人才的合力。当乡村不再复制模板,而是深耕自身禀赋,便能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展望未来,民主镇正以“小特色”撬动“大市场”,在文化传承与经济繁荣的双向奔赴中,描绘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