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任务完成率100.8% 供销合作社废弃农膜回收位居全市前列
--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曹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耕地质量。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供销合作社聚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体系建设,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夯实回收根基方面,荣昌区供销合作社首先筑牢制度规范基础,制定出台《荣昌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回收流程、补贴标准及监管责任,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同时建立法律顾问审核机制,加强合同合法性审查,确保项目规范透明运行。同时注重夯实队伍建设基础,组建专业回收队伍,积极引进农技、环保等领域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累计开展业务培训、规范讲解及安全教育30余场次,培训500余人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还建立健全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回收成效、规范操作等纳入考评内容,着力打造稳定、专业、高效的回收队伍,推动回收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此外,还着力夯实回收硬件基础,推进标准化回收站点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统一配备地磅、监控、消防等设备,实现准确称重和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增强数据真实性与可追溯性,为回收工作提供坚实硬件保障。
在筑牢根基的同时,荣昌区供销合作社进一步构建三大体系,全面提升回收实效。首先是构建覆盖广泛的三级回收体系,建立健全“村级回收-镇级转运-区级加工”三级回收体系,建成1个占地 2000平米的区级贮运中心、28个镇级回收站、160个村级回收点,实现涉农区域全覆盖,同时运用农膜回收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全程可追溯,2024年累计回收废弃农膜508.95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00.8%)、肥料包装物84.1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12.13%),农膜回收率达 93.31%,位居全市前列。其次是构建透明规范的阳光运作体系,严格执行信息公开与公示制度,全面公开回收政策、补贴标准、数量价格等信息,制定验收标准并规范验收程序,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保回收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杜绝项目资金截留挪用。最后是构建协同联动的多元共治体系,加强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协作,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并建立企业“红黑榜”评比机制,对违规企业予以退出并纳入诚信管理,同时发挥村社干部与网格员作用,开展“科技下乡”等入户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环保布袋3000余个,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目前,荣昌区供销合作社在废弃农膜回收工作中取得三重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供销系统责任担当。从生态效益来看,通过持续深化农膜回收利用,辖区2家加工企业年处理废弃农膜超2000吨,有效减少土壤污染面积1.2万亩,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荣昌“无废城市”建设注入绿色动力。在提升农民获得感方面,这项工作年均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100余万元,带动200余人就业创业,还推行积分兑换制度,农户凭回收农膜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有效调动参与积极性,获得当地政府与农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清廉建设也在回收工作中扎实推进,全年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回收数据准确率达100%,补贴发放零差错,为荣昌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坚实供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