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秀山:11200亩、2座加工坊、年产值70余万元——平凯油茶产业跑出“增值曲线”

--

日期: 2025-11-0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黄欢 通讯员 廖霜 鲁诗勤)深秋时节,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凯街道万亩油茶迎来丰收季。11月5日,记者在马西社区油茶基地看到,满坡油茶树挂果累累,村民背着背篓穿梭其间,采收后的鲜果迅速装车外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这片产业“枝叶生金”的背后,是稳定的产销与渐成体系的加工能力。以马西社区一处400余亩的基地为例,首日采收7000余斤,次日预计1万余斤;今年鲜果市场价约1.35元/斤、亩产约600斤。基地负责人伍金虎介绍,目前已有近20名工人参与采摘,预计本轮可收鲜果20多万斤,为群众创造连续性用工机会。

油茶不仅“产得出”,更要“加得好、卖得动”。平凯街道2016年起将油茶确定为主导产业,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至今已在11个村(社区)推广1.12万亩,并建成2家初具规模的油茶加工坊,形成“种植—收储—加工—销售”链条:年加工干茶籽4万公斤、年产成品茶油6400公斤、年产值70余万元。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正把“山货”变“商品”、把“资源”变“资产”。

产业带来的,是看得见的增收与更稳的预期。像王明珍这样的周边村民,在家门口的基地“打油茶”,每天可挣约60元,“六七十岁的老人也能就近务工,既不耽误家里事,又能挣点零花钱。”群众的朴素感受,是产业可持续的最好注脚。

从一株树到一片林,再到一条链,平凯街道油茶产业的路径清晰:以规模化种植稳供给,以加工能力提价值,以就近就业扩收益。随着采收进入高峰、加工能力逐步释放,“一亩油茶两份收入”(鲜果与务工)正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现实收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