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三位一体”模式激活乡村致富密码
--
铜梁:“三位一体”模式激活乡村致富密码
--
打开折叠桨叶、装上电池、往机箱内加萝卜种子……近日,在铜梁区太平镇凉水村11组的高标准农田里,重庆敏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华正操控无人机进行作业。在他的操控下,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穿梭,细小的萝卜籽从机身均匀洒落,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一片地块的播种工作。
今年44岁的谢华是太平镇凉水村村民,曾在工地做过项目承包人。2020年,谢华前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向亲戚学习蔬菜种植技术。谢华凭着一股韧劲,边摸索技术、边拓展销路,从最初的小面积试种,很快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谢华的经历是“新农人”勇于创新、扎根土地的生动写照。2025年,重庆敏华专业合作社蔬菜产量1600吨,年产值300多万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谢华还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种植服务,解决了4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依托本地优良的地域环境,近年来,太平镇凉水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发展青花椒、柑橘、玉米等特色种植产业。目前,凉水村共种植青花椒100余亩、柑橘园70余亩,采用“集体经济+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助力集体经济增收。
“引进企业后,我们积极协助企业做好优惠政策的申报指导,落实政策扶持、手续办理等。”凉水村党支部书记赵雪萍说,进入后期田间管理环节,在种植初期,工作人员会到田间指导农户育苗;到了移栽阶段,会再次深入田间指导农户移栽。工作人员还会不定期前往田间察看病虫害发生情况,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工作,确保农作物后期产量。
凉水村的种植场景是太平镇发展农业产业的缩影。近年来,太平镇不断深化企业服务,重点项目服务保障有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约1.8万亩,设施蔬菜2000余亩,推进3000亩高标准农田稻蔬轮作,引进蔬菜育苗基地建设200亩,建成蔬菜加工车间6000平方米,初步构建起蔬菜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我们将持续深化‘集体经济+农户+专业合作社’模式,夯实标准化生产基础,拓展更多高端销售渠道,让太平镇的农产品走得更远,让每位农户都能共享产业增值收益,真正把‘小农户’拧成‘大产业’。”太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铜梁融媒体中心 记者 郝好)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