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巫山:双龙镇兴凤村院坝里,两场特殊的“把脉开方” 一问老人安康,二问产业兴旺

--

日期: 2025-11-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向书记请的中医来了!”“走嘛,一起去把把脉!”……初冬的一个清晨,大巴山深处的巫山县双龙镇兴凤村渐渐热闹起来。村办公楼前的院坝里,老人们三五成群,陆续聚拢。台上几位中医专家已准备就绪,背后悬挂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中医义诊进乡村,健康助力兴乡村”。

村民们口中的“向书记”,是重庆开放大学今年7月派驻到兴凤村的第一书记向涛。驻村3个月来,他线上线下“双线走访”,既走进农户家中,也通过屏幕联系在外村民,摸清了大家的“急难愁盼”问题。

“两大难题,制约着兴凤村的振兴脚步。”向涛坦言,一是全村140户脱贫户、11户监测户、61户低保户和62户残疾户中,多数人因疾病影响生产生活;二是村里虽建起了面条、脆李酒加工厂和蔬菜大棚,但产业规模小、市场弱,亟待提档升级。他说:“要破题,必须引智引资。”

通过多方联络,向涛请来了擅长中医正骨推拿的夏川、中医传承非遗技师李正坤,以及几位关注农业产业的投资人,一起走进兴凤村——为老人送健康,为产业谋出路。

“我教大家一个预防脑出血的按摩方法,每天坚持做。”没有客套的开场白,夏川举起左手,右手拇指用力推按手腕处的内关穴,“从内向外推,推到发麻为止。”

台下,老人们纷纷学着比画,不一会儿,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麻了!”“真的麻了!”

趁着大家兴致正浓,夏川又接连分享了几则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中药方。老人们边听边记,有人忍不住问:“方子是好,可上哪儿抓药呢?”夏川笑道:“你们漫山遍野都是宝——蒲公英、夏枯草、菟丝子,不都是药吗?”一句话点醒众人,大家连连点头。

集中讲解结束后,夏川和李正坤分别“摆摊”,为老人们一对一诊疗。夏川专注颈椎和腰椎问题,现场针灸推拿,手法精准;李正坤则以民族技法调理风湿疼痛,耐心细致。老人们分成两列,依次候诊,院坝里暖意融融。

与此同时,向涛和村党支部书记杨裕贵、副书记周开清带着几位投资人,走进村里的加工厂和蔬菜大棚实地考察。面条、脆李酒……一个个本土产品引发关注,投资人就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合作意向,助力产业振兴。

“兴凤村的山地气候,其实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夏川在现场提出新思路。几位企业家也表示出投资蔬菜与中药材的意愿——这既是村民增收的朝阳产业,也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夏川还与李正坤约定,未来将在村里培训中医急救员,组建村级急救小队,守护山区老人健康。

据了解,向涛与驻村工作队已制定《兴凤村2025—2027年度帮扶计划》,重点推进“亮化工程”、饮用水提升和低空经济项目。有了中医专家和企业家的“双助力”,兴凤村的振兴之路,正越走越稳、越走越实。(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记者 彭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