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云阳:一体化改革织密乡村健康网 75%村卫生室年底完成“焕新升级”

--

日期: 2025-11-1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这是老毛病了,来这里很方便。”初冬的清晨,云阳县水口镇佛安村,村民于其志走进窗明几净的村卫生室,看上去熟门熟路。诊室里,医师邬启高为他仔细检查;药房内,药剂师熟练配药;治疗室中,护士忙碌有序……

这幅景象,与昔日“一个村医守着一间屋”的场景,已是天壤之别。

这些变化,源于云阳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改革。一场以“163”模式为核心的深刻变革,正悄然织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更方便地看好病。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邬启高在佛安村当了近30年村医,对往昔感慨万千。“以前真是‘单打独斗’,逼着自己成为‘全褂子’。”他回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要身兼医生、护士、药剂师数职,忙得团团转,“还担心没有保障,自己老了怎么办。”

2023年,云阳县水口镇创新推出“163”管理模式——“一体化管理”,以统一“人员、财务、药械、业务、准入退出、绩效考核”的“六统一”,实现“基本医疗、公卫能力、群众满意度”的“三提升”。

改革后,像邬启高这样的村医被纳入统一管理。“现在各岗位都有专职人员,护士站有了护士,药房有了药剂师。”更让他安心的是,镇卫生院为他们购买了“五险一金”,“老了有保障,后顾之忧也解决了!”

身份变了,底气足了。村医们定期到镇卫生院或上级机构培训,“技术水平和诊疗业务提升不少。”邬启高说,患者对他们的认可度也提高了。

从“看病远、药品少”到“家门口、样样全”

“以前有病至少要到镇上的卫生院,甚至去县城医院。”村民于其志对过去的奔波记忆犹新。

便利,首先来自空间的拉近。“现在看病随时都可以,随时都有医生、护士在。”便利,更源于药品的丰富。“药物种类比以前多了太多!”邬启高脸上带着自豪,“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基本都有,大概260多种。”统一的药械管理,让村卫生室的药柜实现了与卫生院的“同质同源”。

最让村民称道的是报销政策的同步。“最切身的利益是,医保报销比例和卫生院是一样的!”于其志显得很满意。邬启高也证实:“现在卫生室的药品基本上都可以报销,范围比从前广了。”这也极大地减轻了村民就医负担。

在水口镇老林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刘静向记者展示了提升的另一个维度——中医药特色服务。“我们配备了324种中草药,拥有电针、中频、中药熏蒸治疗仪等设备,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类36项。”

为提升服务内涵,他们还特别设置了“古法砂锅煎药区”。正在接受治疗的村民温中燕满意地说:“现在看病不仅就在家门口,还有中医特色,都不用往县城跑了。”

从“坐堂行医”到“上门守护”

一体化改革带来的,不仅是看病更方便,更是健康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

“通过医防融合、下沉式服务,我们从‘坐堂行医’变成了‘上门守护’。”水口镇卫生院副院长袁廷勇介绍,如今,邬启高和他的同事们还承担起家庭签约医生、慢性病管理、健康随访等公共卫生职责,实现了从“被动接诊”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挥棒,引导村医们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人员、财务、药物的统一管理,使卫生院的优质资源和管理规范顺畅“下沉”到村一级,形成“镇村一体”的高效运行体系。

“群众就医还能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报销’,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袁廷勇说,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镇”。

截至目前,云阳县384个村卫生室中,已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约230个,覆盖率达60%。按照计划,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将提升至290个,覆盖率将达到75%。一场以“镇村一体”为核心的医疗变革,正在云阳的乡村大地悄然生根,为村民织就一张坚实可靠的健康守护网。(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翰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