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视频点播

全市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在梁平召开

--

日期: 2025-11-1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11月13日,全市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在梁平区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视频会议精神,系统部署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升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及耕地保护等重点任务,为重庆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姜国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明主持会议。市农业农村委、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20余个市级部门负责人,各区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沉浸式观摩

实地考察取真经,见证“重庆实践”实效

上午9时,会议以沉浸式现场观摩方式拉开帷幕。主会场参会人员首先前往梁平区和林镇万安村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现场,听取梁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介绍,观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艺工序、“巴渝良田”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应用系统。通过实地察看、现场交流,直观感受我市在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

据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以“高质、高标、高效”为导向,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2.95万亩、灌区面积42.39万亩,先后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4项改革经验被中央政策文件采纳,13项改革案例在全国推广。该区创新推行“12345”工作法,实现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建设质量与效率。

在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放眼望去,田块平整开阔、渠系成网,田埂整齐划一。智能灌溉设备与无人机防飞矩阵正在有序作业,科技赋能下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与会代表们重点观摩了该示范区在管护运营、经营权入股、社会化服务及水利灌溉配套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与显著成效。

现场,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强生动阐述了该区如何以“怎么改、怎么种、怎么管、怎么用”的“四位一体”模式,系统解决高标准农田后续运营难题,确保良田良用、持续增效。

当地种植大户邓中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改造之后,我们梁平水稻的产量由之前1000斤以内,提高到现在保持在1150斤以上的水平,现在我们每亩基本上平均利润大概在200到300元。”

“梁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梁平经验’。”副市长姜国杰在现场指出。

精准化交流

区县部门齐发声,分享经验明确方向

下午14时30分,集中会议召开。会议围绕“落实部署、交流经验、压实责任”三大重点,议程紧凑、内容务实。

会议传达了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视频会议精神。梁平区、垫江县、永川区作为区县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工作经验。梁平区聚焦“高质建设、高标管护、高效利用”,高标准农田规模流转率达85%,“稻田+”模式效益显著;垫江县创新“3+N”机制,2025年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已完成40%工程量,实现“四个显著提升”;永川区完成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资达6.2亿元(同比增长65.7%),2025年粮食产量预计超8.5万吨(同比增长2.9%)。

市级部门明确了2025年重点任务:市农业农村委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两改两治”,加快项目扫尾与开工准备,统筹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和耕地保护;市水利局今年已调度灌溉用水14.4亿立方米,完成水利投资320.6亿元,下一步将着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推进水网建设和灌区改造,加快实施农村饮水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靶向部署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会议指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做好全市冬春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需从三方面着力: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聚焦关键任务,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与管理;三要强化协同保障,凝聚各方工作合力。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细化量化年度任务,严把项目选址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针对2025年项目,对已开工的要抢时间、抓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对未开工的,要加快前期工作,确保按时启动、规范实施。要全面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强化数字监管和群众监督,把每一分钱都用在耕地上。要持续抓好问题整改,特别是非耕地问题的整治,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本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2025年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书”与“路线图”,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建设新时代“巴渝粮仓”奠定了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