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稳定奶牛肉牛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的通知

--

日期: 2024-11-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委、畜牧(兽医)发展中心,万盛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总站、市动物疫控中心:

为稳定奶牛肉牛基础产能,支持养殖主体平稳发展,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奶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重庆市稳定奶牛肉牛产业发展十项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11月15日 


重庆市稳定奶牛肉牛产业发展十项措施


奶牛肉牛产业是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今年以来,奶牛肉牛市场行情低迷,生鲜乳、活牛价格持续下行,大部分养殖主体亏损,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积极性。为稳定奶牛肉牛基础产能,支持养殖主体平稳发展,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奶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十项政策措施。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发展的通知》(农牧发〔2024〕16号)要求和农业农村部稳定奶牛肉牛生产视频调度会议精神,以政策项目扶持、金融信贷支持、饲草生产保障、疫病风险防控等多方面为着力点,提升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促进我市奶牛肉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

二、重要措施

(一)稳定基础产能。指导经营主体调整养殖结构,淘汰低产母牛,留存良种能繁母牛、高产奶牛,保障优质产能,提升群体质量;加强品种改良,发挥本地品种优势,加强地方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及利用,使用优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提高犊牛品质。

(二)推动项目落实。加快实施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链贴息(牛羊高质量发展)、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及时兑付补助资金,缓解经营主体资金压力。争取涉农项目整合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奶牛肉牛生产,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稳定养牛收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争取金融支持。积极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推行无还本续贷,不随意抽贷断贷,推进“活体贷”落地,鼓励开展“圈舍贷”、“设施设备贷”、“土地经营权”等多样化贷款,满足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结合银行经营实际压降成本费率,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农担公司等担保机构对经营主体的融资给予担保增信。鼓励保险机构优化完善保险产品,开展“养殖收益险”、“价格险”试点,提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四)保障饲草供给。加强饲草料供需情况调度,组织做好产销衔接。稳步推进粮改饲,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开展青贮玉米、饲用甜高粱、黑麦草等优质人工饲草规模化种植示范和推广,研发配套机械设备,提高饲草生产自动化水平,增加本地优质饲草料供给。因地制宜推广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降低养殖饲草成本。

(五)加强疫病防控。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各级防疫网络。开展重点疫病监测,落实好集中免疫和定期补免,严格执行疫情上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引导无疫小区和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建设,加快推进种场和规模场主要传播疫病监测净化,以点带面,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风险。

(六)补全产业链条。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引进或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延链、补链、强链,研发优质高档牛奶牛肉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副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电商、网络直播等平台,拓宽产销渠道,鼓励发展“生产基地+屠宰企业+餐饮门店”营销方式,探索订单生产模式,促进产销衔接。

(七)打造优质品牌。充分挖掘地方牛奶及牛肉产品的优势,大力培育地方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宣传媒介,强化品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八)扩大消费渠道。通过展销会、美食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开展现场试吃试喝,激发市场消费活力;积极帮助养殖主体对接市场,促进牛奶、牛肉进单位食堂、餐饮门店、商超等,鼓励熟食加工、预制菜企业积极消费牛奶牛肉产品,多角度扩大市场需求。加强牛肉牛奶消费常识科普,纠正消费认知误区。

(九)加强信息监测。做好生产监测预警,掌握基础生产数据,通过媒体和行业部门网站动态更新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等信息。加强奶牛肉牛生产形势研判,指导经营主体合理安排生产,制定科学的养殖和销售计划,避免盲目跟风出栏和补栏,有效应对市场波动。

(十)强化技术支撑。各级畜牧主管部门通过现场指导、培训班及远程技术服务等方式加强指导服务,帮助经营主体提高生产水平。利用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推广节本增效饲养技术,指导经营主体开展种养结合,就近就地消纳粪污,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合作,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经济信息、统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紧密协助,研判分析产业发展情况,定期调度通报,共同会商解决产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区县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能职责,制定具体措施,确保任务落实落地,共同促进奶牛肉牛产业稳中求进。

(二)加大政策扶持。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好种养用地、贷款贴息等政策,推动扩大奶牛肉牛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推广成熟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提高奶牛肉牛养殖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区县要深入奶牛肉牛经营主体,强化政策宣传和舆情引导,做好政策解读,指导经营主体优化牛群结构、加强饲养管理、发展种养循环,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养殖信心,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