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信息

今天,土豆是主角!可别小瞧了它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5-30
字体:

今天(5月30日)是首个国际马铃薯日。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12月宣布,每年5月30日为国际马铃薯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这一庆祝活动将凸显马铃薯对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营养的重要性,那么,粮食种类那么多,为何专门设立国际马铃薯日?

马铃薯有哪些故事?我国马铃薯产量如何?马铃薯对人体有哪些好处?今天就来全面认识一下马铃薯。

为何专门设立国际马铃薯日?

国际马铃薯日的设立,是由秘鲁倡导,并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的,旨在提高人们对马铃薯在营养、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的多重价值及其作为宝贵粮食资源、农村家庭和生产者收入来源所作贡献的认识,以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秘鲁被誉为“土豆王国”,是马铃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数千个品种,并设有国际马铃薯中心。据了解,秘鲁每年都有“全国土豆日”,并举行庆祝活动。

5月30日,国际马铃薯中心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举办全球活动,以“多样性资源,托起未来希望”为主题,庆祝首个“国际马铃薯日”的诞生,聚焦薯类对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同期在北京举办庆祝活动暨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第二届开放日,旨在进一步加强薯类多样性科普知识,助力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土豆的故事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山西称土豆为山药蛋,山东叫地蛋,云贵川叫洋芋,广州叫薯仔,潮汕叫荷兰薯,在东北和华北叫土豆。

认识土豆的第一步,就要先了解它“伟大”的历史,它甚至曾拯救过很多国家!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于16世纪被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人带到欧洲。最先种植土豆来预防粮食短缺的是荷兰人,他们发现土豆在1740年的超级寒冬里表现得很出色,就迅速推广开来。到了1794年,土豆已经是荷兰特色食品。

土豆后来为啥这么受欢迎了?这就要科普一下土豆“逆天”的生命力:

土豆可以在盐碱地之外的所有类型土壤中生长,可以适应低至8℃高至30℃的日均温度,生产土豆所需的水只是小麦的一半。许多贫瘠且偏寒冷的多山地区种植土豆是很好的选择;而较温暖的亚热带地区,土豆可以在全年任何时候播种。此外,温带地区土豆的生长周期大约是4个月,从第二个月起新的块茎就开始形成,成熟之后仍然可以留在地里一段时间,因此不存在特别集中的农忙时节,不易出现“青黄不接”的场景。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土豆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土豆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

土豆有什么营养?

土豆同时拥有“不起眼”和“不好看”两大属性,常常被人认为是没有营养、只能填饱肚子的作物。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土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质、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l、钾、胡萝卜素,此外还含有铁、钙、磷、抗坏血素和粗纤维等成分,热量高但不含脂肪,能满足人体全部营养需要的95%,而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被营养学家称为“十全十美”的最佳食物,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

中医认为,土豆性平味甘,具有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消炎、活血消肿等功效,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

此外,土豆高钾低钠,每100克土豆含钾高达300毫克以上,具有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功效,适合高血压人群食用。有研究证明,每天坚持吃1个中等大小的土豆(约130克),可使脑卒的发病率降低40%。

我国马铃薯产量如何?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专家介绍,全球目前约有5000个马铃薯品种,颜色、大小、口味和营养特性不尽相同,是仅次于稻米和小麦的全球消费量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共有159个国家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780万公顷,世界每年马铃薯产量为3.74亿吨。马铃薯的多样性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马铃薯发展不断专业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收入的提高、膳食的多样化要求,马铃薯加工食品相对于鲜薯,更受到市场的青睐。加工后的马铃薯经济价值更高,在满足便利食品行业需求的同时,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具有耐旱、耐寒和耐贫瘠优良品质的马铃薯,能够在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能实现稳产、高产,缓解粮食资源压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产量将近9600万吨,占全世界四分之一左右,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指出,展望期内,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增加,预计2033年为9235万亩(616万公顷),年均增长1.0%。随着各地深入实施马铃薯种业振兴计划,尤其是加快普及脱毒种薯应用,中国马铃薯单产将呈提高态势,预计2033年为1255千克/亩(18832千克/公顷),比基期增长5.9%。在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下,马铃薯产量将持续增加,预计2033年为11594万吨,年均增长1.6%。从长期来看,马铃薯消费量总体增加,2033年为11664万吨,年均增长1.3%。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