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养殖业跑出“加速度”
-- ——液态生物饲料与液态饲喂技术推广交流会综述









3月26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生物产业分会主办、瑞昂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论道生物产业未来——液态生物饲料与液态饲喂技术推广交流会在河南省原阳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养殖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液态饲喂技术的前沿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为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中国畜牧业协会生物产业分会一直致力于液态饲喂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已成功举办首届(2024)生猪养殖液态生物饲料与饲喂技术创新发展交流会、编辑液态饲喂通识技术手册、开展《生猪液态饲料与液态饲喂技术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典型案例线上宣讲活动等。去年12月中旬,组织了首次生猪养殖液态生物饲料与饲喂技术推广座谈会。本次活动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开展生猪养殖饲料液态饲喂技术专项推广活动中的系列活动之一,以此为契机,同时开启了系列推广活动新篇章。
深入一线调研 探访技术革新前沿
当下,我国畜牧业正面临饲料资源短缺、养殖成本攀升与环境压力加剧等多重挑战。液态生物饲料技术凭借其“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成为破局关键。
会前,中国畜牧业协会生物产业分会执行会长张铁鹰、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国梁、中国畜牧业协会生物产业分会主任刘杨、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勇、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刘志云以及来自全国140多家养殖企业代表等一行来到瑞昂集团展开深度调研,并实地考察了智能化生产车间、数字展示中心及标准化检测平台,全面了解企业技术研发实力与生产流程。瑞昂集团董事长胡欢介绍:“液态饲喂技术已从简单的机械投喂迭代至智能化5.0模式,通过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系统能实时分析猪群生长数据,动态调整饲喂方案,实现精准营养供给。”
在数字展厅内,与会人员通过工人演示直观感受液态饲喂技术的升级历程。从初代机械式设备到如今的全自动智能系统,技术革新不仅提升了饲喂效率,更通过数据互联为养殖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液态饲喂的每一次升级,都是对传统养殖痛点的精准回应。”胡欢强调。
行业趋势与实战经验并重 共话养殖未来
会议期间,思辨商学创始人雷永辉在《行业机会与猪业变化》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农牧行业正经历“效率革命”与“环保升级”的双重挑战。“液态饲喂技术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他结合2024年行业动态分析称,随着消费者对肉品质量要求的提升,智能化、生态化养殖模式将成为主流,而液态饲喂技术正是这一转型的核心抓手。
“通过节粮型发酵工艺,我们可将部分农业副产物转化为高活性饲料,既降低养殖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他特别提到,团队研发的智能液态饲料技术已实现菌群活性动态调控,为猪群肠道健康提供了新保障。
专家表示,近年来,液态饲喂技术在国内逐渐被认可。欧洲已普遍应用该技术,国内大型养殖集团也在通过生物发酵工艺,将酒糟、木薯渣等非常规原料转化为高效饲料,显著降低料肉比并提升猪肉品质。本次会议议题涵盖液态饲料工艺优化、设备创新、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前沿方向。
刘志云通过对比国内外应用案例,揭示了液态饲喂技术的差异化优势。“国外的规模化猪场已普遍采用液态饲喂,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准水料配比提升饲料利用率。国内试验表明,合理应用该技术可显著缩短育肥周期,同时改善猪肉品质。”她建议,养殖企业需结合自身条件优化技术方案,避免“一刀切”式应用。
直面行业痛点 破解养殖户疑虑
为回应中小养殖场户的技术应用顾虑,会议特设互动交流、案例分享环节。针对养殖户关注的三大核心问题:液态饲喂技术的成本如何控制、回本周期多长以及液态饲喂系统操作难易度和售后等实际问题,张铁鹰与胡欢结合行业实践与案例进行了详细解答。
张铁鹰指出,液态饲喂技术成本优化需从原料生物预处理技术、原料多元化与地源化等多个角度切入。他提到,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先进的生物技术与成本优势,加大开发地源性非常规原料(如酒糟、果蔬残渣、木薯渣)等力度,可直接替代全价日粮5%~10%或自配料直接玉米豆粕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约5%~8%。此外,智能化系统能精准调配饲料与水的比例,减少0.5%~1.0%的浪费,并通过集中管线输送降低人工成本。
胡欢以集团服务案例为例,说明回本周期与养殖规模紧密相关。以5000头为例通过液态饲喂系统节省的饲料与人工成本,通常可在1年左右回本;大型规模化场因自动化程度高、原料采购议价能力强,周期会缩短到1年内。运用自配料,加大地源性饲料的利用可半年,即养殖一批猪即可回本。
针对设备维护,胡欢强调集团提供“全链条服务”:一是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预警故障,降低停机风险;二是定期培训养殖场技术人员,确保日常清理管道残留、消毒等操作规范;三是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偏远地区通过远程诊断解决80%以上问题,必要时48小时内工程师到场支援。
具体讲,液态饲喂的推广需“因地制宜选原料、精准测算控投入、长效合作保运维”,方能实现降本增效的可持续目标。
湖北省蕲春县蕲春花元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展鹏分享了亲身经历:“使用瑞昂液态饲喂系统半年后,猪群整体健康度明显提升,呼吸道疾病减少,饲料浪费率明显降低。”他坦言,初期设备改造虽需一定投入,但综合饲料成本节约和猪群生长效率提升,回本周期一年左右。
针对水料比问题,瑞昂技术负责人卢文迪介绍:“水料比需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动态调整。例如,保育猪阶段适当控制水分比例可促进消化吸收,而育肥期则需精准控制以优化增重效果。”现场通过视频连线新疆泰昆集团养殖基地,展示液态饲喂系统的实操场景。该基地负责人反馈:“系统操作简便,远程监控功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猪群均匀度显著提高。”
技术迭代升级 签约助推产业落地
胡欢系统梳理了液态饲喂技术的五次重大迭代:从1.0机械化投喂到3.0数字化调控,再到当前5.0模式自主决策,技术革新始终围绕“精准、高效、低碳”三大目标。“未来我们还要在系统研发上下功夫,将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实现饲料溯源与养殖数据的全链条透明化管理。”他坚定地说。
会议最后,瑞昂集团与江西、广东等地多家养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现场签约推动液态饲喂技术规模化应用。签约企业代表表示,将通过试点示范逐步推广技术,助力区域养殖业提质增效。
张铁鹰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液态饲喂技术的普及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协会将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建立技术培训体系,让更多养殖户‘用得起、用得好’。”他特别指出,未来需重点关注中小规模场的适应性改造,避免技术应用断层。
本次会议通过技术研讨、案例分享与实地观摩,为行业搭建了高价值交流平台。随着签约项目的落地与标准体系的完善,液态饲喂技术有望成为驱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如与会专家所言:“当传统养殖插上智能化的翅膀,一场从‘经验养畜’到‘数据养畜’的深刻变革正在加速到来。”
作者: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 张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