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信息

我国培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

日期: 2025-09-1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近日,记者在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示范观摩会上获悉,我国在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培育领域取得突破,已培育出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大豆是我国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农产品,自2015年起每年进口量都在8000万吨以上,这些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豆粕用作饲料。长期以来,我国大豆育种对提升品种油分含量研发不足,压榨和油用品种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

针对大豆油分和产量协同提升困难等问题,在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通过科企合作、联合攻关,利用多基因聚合、分子标记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我国培育出了“脉育511”“菏育6号”“牡豆69”等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油分含量都在22%以上,区试产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实现油分和产量的协同提升。例如,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育的适宜北方春大豆区新品种“脉育511”油分含量达23.69%,超过进口大豆平均油分含量(22%);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适宜黄淮海夏大豆区新品种“菏育6号”区试平均亩产235.4公斤,比对照增产13.2%,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产量差距。

利用这些高油高产大豆品种,集成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控肥提质、减损收获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超300公斤,“脉育511”和“牡豆69”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苗头型品种,辐射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大豆油料的单产水平,而且提升了油脂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推动大豆产业升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