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信息

新季玉米丰收上市收购价小幅高开 产需紧平衡格局下价格将以稳为主

--

日期: 2025-09-3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2025年秋粮大面积上市在即,新季玉米产销形势成为各方关注焦点。目前贸易商持续出售手中陈粮,库存水平偏低,加之春节后玉米价格整体较强,贸易商整体盈利情况尚可,采购新粮积极性较高,拉动新玉米开秤价高于去年。后期玉米集中上市以后,虽然存在阶段性回落压力,但考虑到我国玉米产需紧平衡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叠加国际市场稳中偏强、进口大幅减少及储备调控政策支撑,市场价格下行空间不大,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一、陈玉米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不改今年以来总体上涨趋势,拉动新玉米开秤价高于去年

接新前的陈玉米价格走势,是观察新粮市场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较大,近期虽出现小幅回落,但较年初涨幅仍在一成以上,且高于去年同期。1月至6月,玉米价格逐步上涨,累计涨幅达16%。9月份,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12元,较6月份跌3.4%,较年初涨12.0%,同比涨1.8%。其中,东北、华北产区批发均价分别较前期高点跌1.8%、跌1.7%,同比分别涨1.8%、涨5.4%。

今年玉米价格总体上涨受一系列因素提振,包括国家储备调控政策有力有效、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大幅下降、饲用及工业消费需求处于高位等。每年秋粮上市前,贸易商一般都会加快陈粮抛售,为新粮收购做准备,导致陈粮价格下行,与新粮价格相衔接,近期小幅回落总体符合常年规律。

今年新粮上市前,各类主体库存明显偏低,表明今年以来陈粮消化顺畅。据上海钢联数据,截至9月24日,全国12个地区96家主要玉米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约212万吨,同比降约20%。截至9月25日,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可用约26天,同比降约7%。截至9月19日,北方四港库存约67.5万吨,同比降约78%。陈粮低库存之下,价格回落幅度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有利于提振新粮市场信心,使得今年新季玉米开秤价小幅高开。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新粮已少量上市,黑龙江、吉林等地潮粮主流报价每斤0.82元至0.88元,较去年同期每斤整体高约0.05元,中储粮吉林直属库30水分玉米开秤收购价维持在每斤0.83元至0.88元,较去年同期涨约5%,山东潍坊寿光加工企业收购水分18%以下玉米价格为每斤1.17元,较去年同期每斤高约0.11元。

二、新季玉米增产形势明朗,但全年产需仍保持紧平衡格局

玉米供需基本面是决定价格走势的主线。今年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主产区大部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墒情较为充足,作物长势好,随着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新季玉米单产有望再创新高,玉米丰产形势基本确定。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预计,2025/26年度全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9616万吨,较去年增加124万吨;播种面积预计为4487万公顷,较去年增加13.2万公顷;单产预计为每公顷6600公斤,较去年增8公斤。

虽然今年玉米大概率将继续高位增产,但综合考虑饲用、工业消费等需求,我国玉米年度产需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从饲用需求看,仍保持高位增长态势,预计2025/26年度饲用消费量19350万吨,较上年度持平,较2023/24年度增250万吨。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1—8月累计,我国配合饲料产量2.2亿吨,同比增6.7%,玉米用量占比39.6%,同比增4.3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配合饲料产量及玉米用量占比同比分别增3.4%、增1.7个百分点。从工业消费看,高位小幅波动,预计2025/26年度工业消费量8450万吨,较上年度增110万吨。据上海钢联数据,1—8月累计,全国主要149家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4350万吨,同比降约6%,较2023年同期增约10%,其中,8月份消费量约500万吨,环比持平略增。种用消费和食用消费基本稳定。综合看,预计2025/26年度全国玉米总需求为29969万吨,产需缺口虽较上年略有收窄,但仍有约350万吨。

三、预计集中上市后玉米价格或将小幅回落,但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玉米产业链长,国内外联动性强,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玉米产需保持紧平衡格局,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后,价格尽管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下行压力,但叠加国际价格回升、进口规模处于低位以及储备收购适时启动等因素,预计后期价格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一是国际市场需求较好,价格小幅回升。截至8月28日当周,美国新季玉米净销售量高达211.7万吨,连续三周突破200万吨,同比增16.2%。美国农业部在9月报告中将玉米出口预测上调至7557万吨,为创纪录水平,抵消产量增长带来的价格压力。9月份,美国墨西哥湾2级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每吨205美元,环比涨1.0%,同比涨0.5%。二是进口大幅下降。据海关数据,1—8月累计,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进口量为104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879万吨,降幅达64.3%;其中,玉米进口量87.7万吨,同比下降1168万吨,降幅达93.0%。我国玉米进口关税配额72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保持在200万吨以内,远低于配额水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作用明显。三是储备收购始终在市。去年玉米集中上市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启动收储调控,积极入市收购,增加收储库点,提振市场信心,带动贸易商和企业积极收购。今年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后,预计国家储备调控依然会适时启动,发挥“蓄水池”作用,维持玉米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此外,美联储降息、中美经贸谈判结果等不确定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玉米市场,需持续跟踪研判。(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王洋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王锶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