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寒潮极端天气对渔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近日,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8项应急防控技术措施,科学指导养殖主体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经济损失。
这8项应急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做好防寒保温、检查设施设备、关注水质管理、防风保温、科学投喂管理、疫病防控、迅速恢复生产、适时捕捞上市。
如,水质管理上,要注意雨雪冰冻天气会引起水温骤降,应提前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到最高水位,从而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引发冻伤或应激反应。同时,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30cm-50cm,保持最大水深,减缓水温下降速度,以利于鱼类度过寒潮期。
防风保温上,要加设温棚,将养殖池塘用塑料布封闭起来(确保不缺氧),提高养殖水体的温度。同时,需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而对于设施渔业,室外养殖设施(如: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要采取微流水方式防止水面结冰,室内养殖设施,可视情况架设暖风机、炭火(注意安全),如果水温低于5℃,不宜再投喂饲料。
科学投喂管理上,若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时,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相对低下,越冬水产养殖动物(尤其是苗种)自身消耗大,养殖户应选喂优质饲料,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中午少量投喂,以维持机体体质,补充消耗。
同时,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提醒养殖户,寒潮期间要尽量避免拉网、捕捞等生产操作,如果必须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细致,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的机械损伤。同时,操作后,务必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碘制剂、二氧化氯等温和型消毒剂,防止水产养殖动物感染病原生物。
此外,他也建议养殖户,待水温稳定回升后,要先投喂少量优质饲料,逐步增加投喂量至正常水平,避免暴食引发肠炎。同时,检查池塘基础设施,消除坍塌隐患,及时检修电路、管路、制氧机、发电机等设施设备,确保后续生产安全。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