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购买农资时,一要看农资产品是否有生产许可编号,二要看有无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三要看农资产品适用的范围……”前不久,2025年重庆农业执法普法“小板凳服务队”春耕备耕农资打假普法活动走进垫江县长龙镇龙田村。
▲执法队员讲解渔政视频AI预警系统,记者 赵伟平 摄
谁能想到,这位在田间地头侃侃而谈农业法规的执法骨干,曾是党建宣传岗位上的“执法小白”。他的快速成长,得益于重庆农业执法领域的创新实践 ——“慧执法”数智化平台。
“慧执法”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集OA办公系统、业务办理、执法办案、视频监控、分析决策、指挥调度六大功能于一体的数智化农业执法平台。余宁正是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余宁学会并掌握了农业执法的政策和相关知识。
重庆为何要打造“慧执法”平台?它如何为农民群众利益保驾护航?5月12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实之需 “慧执法”平台应运而生
“‘慧执法’平台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在全国率先进行的一次农业执法的数智化变革。”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12月,为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原市农业行政执法总队、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种子站整合组建为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职能职责扩大后,对执法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简而言之,即是执法领域从单一走向综合,却面临着“人员结构不适应、监管任务超负荷”的双重挑战。
破题之策始于科技赋能——2022年2月,经过两年多的调研论证与问题的收集梳理,集OA办公系统、业务办理、执法办案、视频监控、分析决策、指挥调度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全市数智化农业执法平台“慧执法”正式上线运行。
据介绍,“慧执法”平台的指挥中心驾驶舱由“一库一图四场景”组成。“一库”指的农业执法的基础数据库(包括执法的相关政策及知识);“一图”即是指挥调度一张图;“4场景”则是执法检查、案件办理、分析调度、普法宣传4项场景。
“有了这个帮手,全市任一领域、任一区县、任一时段的执法数据都能实现一屏统揽,同时大家综合执法的能力和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郑艳说。
去年机构改革,余宁从党建宣传调任为一支队长,负责种植、养殖等领域的一线执法检查。他说,相关的农业执法政策有上万条,如果平时不熟悉了解,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执法不精准、效率低等问题,而有了“慧执法”平台后,通过为其配备的现场检查APP,执法人员借助APP里设置的千多个检查事项清单,就能快速完成执法检查工作,解决“查什么、怎么查”“记不准、记不全”相关政策的痛点,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水平。
如今,“慧执法”平台囊括了24个执法领域、76个执法场景、1412个应检事项,形成了从总队到支队、从主城到区县上下贯通、指挥顺畅的执法体系。
科技赋能 让非法农业行为无处遁形
钓鱼爱好者刘某到江北嘴江边钓鱼,次次都被抓“现行”。
“第一次是下午,第二根竿刚下水就被抓到了;第二次是大雾天,周围人都没有,也被发现了;第三次是晚上,周围漆黑一片,还是被抓到了。”他很纳闷,“难道江边有双‘眼睛’盯着我?”
重庆江边确实有“千里眼”,那就是架设在沿江铁塔上的重庆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利用这套系统,执法人员不再依靠蹲守发现线索,而是通过摄像头实现24小时视频取证、主动报警,然后根据报警信息迅速到现场核查、处置。
据介绍,该系统系“慧执法”平台下的一项子系统,执法队员通过一键登录,便可实现数据信息的一网共享。
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启动实施。重庆被纳入禁捕范围的河流有754条,要实现常态化监管,仅靠原有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同时,原来的蹲守等执法方式效率也很低,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反应慢等问题。
“这套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有力提高了重点水域禁捕禁渔的监管力度和效率。”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负责人唐挺介绍,该系统集视频监控、AI智能识别、预警推送、指挥调度功能于一体,主要由前端监控、视频AI算法、业务软件平台3部分组成。
其中,前端监控主要指摄像头。该摄像头具备红外夜视、光学透雾、激光补光、自动雨刮、自动巡航等功能,无论白天、晚上还是晴天、雨天、雾天,都可以对江面及岸线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另一方面,摄像头依托AI图像识别算法模块,可以自动识别和主动预警,识别准确率高达99%。
“当摄像头抓取到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后,后台会自动派单给负责相应河段的网格员。”唐挺介绍,网格员手机上会接收到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等信息,并且还附有一段10秒钟的取证视频。如果网格员5分钟内没有响应,就会接到提示电话。如果10分钟内仍没有响应,系统就会将信息发送给上一级网格员,使渔政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处置。
下一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将加快打通数据后台,将动检、宅基地监管、农机监管纳入‘慧执法’子系统,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数据“说话” 让执法决策更有“智慧”
“慧执法”平台除了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效率和水平外,还可让执法数据“开口说话”,通过数据分析对高发多发的违法行为进行预警。
比如,基于全市执法办案数据,若发现某一农药产品多次被查处,平台便会自动触发预警系统进行提醒,管理人员接警后会做出研判,随即便向全市发布风险提示,加强对该农药查处力度,实现“一地查处、全市预警”的作用,进而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预判性。
再比如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若发现某一案件逾期没有结案进行处理,系统便会自动提示,并下发督办任务,督促执法队员限期结案。
“以前在遇到突发应急案件时,我们往往会因案件的千头万绪伤神,现在通过实时数据,就能一键进行追踪,及时进行指挥调度。”郑艳一边说一边打开“指挥调度”版块的“专业领域”菜单。
一张如牡丹花般绽开的生猪入境路线图展现在记者面前,点击不同的线条,能看到生猪流入我市的全过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而要制作这样一张生猪流入的路线图,过去需要整整一周时间。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有了‘慧执法’平台,可直接在地图上通过坐标定位瘟疫点,对半径3公里内的养殖场、屠宰场进行消杀,布控卡口。”她说,这要是在过去,光确定半径“画圈”要耗费不少时间,现在通过大数据,就能远程指挥,进行精准调度,不仅提高了精准度,更是提高了效率。
接下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还将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迭代优化“慧执法”平台,力争实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执法大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决策系统升级上下功夫,让“慧”执法为乡村全面振兴,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保驾护航。(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